"Eric,趁這個機會也和你分享一些經驗。從經驗來看,EBITDA一但連續兩三年是負的,銀行到時候就很難脫身了。” 我在參與一場內部會議報告客戶營運狀況時大老闆這樣和我分享。
在銀行工作,每一季都要追蹤客戶的營運表現,業務部門需要和審查部門站在同一陣線,一同保護銀行的利益。雖然有時候很殘酷,必須和客人說抱歉,但客人的財務體質、展望連續不太好或是產業基本面有問題,就還是只能遺憾的和客人分手。
EBITDA英文全文是Earning Before Interest Tax Depreciation and Amortization,想要表達的是企業在排除所得稅、利息費用、折舊以及費用攤銷後所維持的現金流量,一個企業一但EBITDA連續負兩三年,公司狀況就會很危險,若企業的舉債能力也被限制到時候銀行要再脫身就很不容易,與其等到明年公司狀況真的出了什麼問題才來溝通退場機制,到不如在目前階段就執行退場策略,在企業現金足夠的時候退場,其他看我們能幫什麼就盡量幫忙。
若是還能和客人說分手,也不是什麼壞事,就怕遇到客戶無預警的出了狀況,或是惡意倒帳拿走銀行的資產。
今年我陸續的開發了一些客人,越來越感覺到一個體質好的公司其實不太需要有新的銀行支援,除非是切入的時機非常完美,額度有搭配公司的策略規劃,否則若企業的營收或營運策略都沒什麼調整,銀行對於企業搞不好不是資源,而是一個負擔。
在銀行,我們會用許多不同的數字判斷企業營運的狀況,我們會用毛利率判斷公司的產品競爭力,用營業利益率判斷公司的經營績效。
那我們會怎麼用EBITDA這個數字呢?
EBITDA的應用至少會有兩種:
- 判斷公司的現金流產生能力
- 判斷公司的負債比重
判斷公司的現金流產生能力:
EBITDA雖然沒有考量進資產負債表的變化,但在公司應收帳款周轉天期、存貨周轉天期或是其他情況沒有明顯變化時,EBITDA越強的公司代表了越強的現金創造能力,這也代表了公司的償債能力。
判斷公司的負債比重:
銀行會計算一個公司的:有利息負債/EBITDA。這個數字直觀的意義就是一間公司需要花多少年的時間才可以把帳上的負債還完,如果一個公司借了20年的房貸,那這個比率很可能就會是20倍左右。若公司只和銀行借短期的營運周轉金,那這個比率很可能不會超過3倍。
從這兩點來看,因為EBITDA直接關乎了企業的償債能力,連續EBITDA虧損會讓企業的現金部位不斷被消耗;一但企業在營運逆風時現金周轉不良,營運就很容易出問題,如果舉債能力又被限制,銀行決定終止往來合作就很有可能造成企業的營運困境。
銀行可以忍受企業短期的營運逆風,但若公司這個逆風必續持續兩年、三年,這就不是商業銀行所能承擔的信用風險,而變成風險更高的股權風險。
若公司沒辦法增加提供擔保品或是其他擔保條件,則銀行就很有可能會殘酷的在雨天時收傘。
//若您喜歡我的文章請幫我拍手、分享或追蹤//
我的庫存書可以在我的蝦皮商城買到了唷~